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天津金融网 - 天津权威金融门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富+ > 正文

保险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04-08 21:57:4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浏览量:
□彭远汉 刘田旺

2025年1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实施长周期考核,推动保险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中长期投资。下一步,保险公司将更好地开展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加大投资力度仍有空间

从保险资金的属性来看,它不但具有来源稳定、规模较大、偿付周期较长的特点,是典型的“投资长钱”,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而且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和基本模式,从我国国有大型商业保险公司资金运行的情况来看,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仍有一定空间。

从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来看,不但需要包括更多保险资金在内的中长期投资资金的参与,以减少短期波动,增强长期发展韧性。而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也会对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产生积极影响。

为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财政部一直积极发挥绩效考核作用。2023年10月,财政部就印发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采取长短结合的考核方式,将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中经营效益类指标中的“净资产收益率”考核分成了“当年”和“近三年”,这两项各占50%权重,目的就是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优化资产配置,注重长期投资收益,促进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有效融合健康发展。

开展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保险公司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推动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权益投资比重”的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入市,推动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更加注重稳健经营,更好开展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首先是进一步优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各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要坚持党对资本市场工作的全面领导,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既立足当下、更着眼长远,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牢固树立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切实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投资管理,不断提升保险资金长期运作能力。

其次是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类指标的长周期考核权重。目前商业保险资金以一年短周期考核为主,“长钱短投”的特征较为突出,市场各方对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共识和诉求较多。《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对此,各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要及时将“净资产收益率”的长周期指标考核权重调整至不低于60%,有效增加更多的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使考核周期更加适配长周期资金投资的周期,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资本属性,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

最后是进一步实施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指标长周期考核。各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要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通过长短期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促进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加大中长期投资力度,实现所有者权益稳定增长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作者单位:彭远汉为江西省景德镇市金融学会;刘田旺为中国人民银行景德镇市分行)


天津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天津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天津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金融网)”的作品,天津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tjfinanc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天津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371720604@qq.com   联系电话: 022-8685****   传真: 022-8685****

常年法律顾问:天津金融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仲奇  电话:1560214****

                                                       高级合伙人 张俊廷  电话:1560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津ICP备25100000号-1

·天津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联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天津金融网微信公众平台

天津金融研究院
天津金融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