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天津金融网 - 天津权威金融门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文化 > 正文

从四个维度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落地生根

2025-04-08 21:37:1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浏览量:
□赵晓舟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的创新性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金融软实力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金融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这一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探索和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为全球金融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鲜明时代意义和丰富内涵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鲜明时代意义和丰富内涵,其核心在于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倡导清廉金融文化,服务实体经济,秉持诚信守法,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稳健与创新并重,强调依法合规经营。这些核心价值观念不仅是金融行业的行动指南,也是每位金融从业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基和灵魂,体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内在文化属性,继承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生性促进了新的金融供给侧结构的形成,具有中国式金融强国的独特精神气质。因此,从四个维度积极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使这一文化在促进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及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落地生根,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必须积极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理念体系。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它如同灯塔之光,指引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一个明确的理念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选择和挑战时,做出符合自身定位和期望的决策。因此,无论是在个人发展还是在企业经营中,确立并坚持正确的理念,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在于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积极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转化为指导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其目标在于金融高质量发展,构建金融强国。基本路径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展开,致力于营造一个以“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从业环境。其核心理念主要包括: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思维,恪守诚信、承担责任、勇于创新。这些理念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金融行业中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它们不仅体现了金融行业的责任与担当,也彰显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其次,必须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制度体系。金融制度在确保金融事业稳健运行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保障。因此,在构建金融文化的过程中,金融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显得尤为关键。这涵盖了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法规,确保金融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为金融市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运行环境。同时,金融制度还应着重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制度亦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确保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并重,推动金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一个健全而完善的金融文化制度体系,应当包含多个关键组成部分,如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科学严密的金融管理体系等。这些制度体系相互作用,维护市场秩序稳定。金融调控体系引导市场发展,金融市场体系提供交易平台,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风险,金融管理体系确保机构稳健运营。只有体系间相互协调促进,才能为金融事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再次,必须积极重塑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的行为体系。金融文化的行为表现,实质上是金融从业人员在主导和管理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精神面貌和内在态度的体现,它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和实践,反映出了金融行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这些理念和价值观不仅在金融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得以体现,而且通过各种形式,如金融法律、规章制度、行业准则等,被正式化和标准化。这些正式化的金融理念和法律规范,反过来又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行为产生指导和约束作用,影响和塑造着他们的具体行为模式。因此,金融文化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也关乎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行。在金融文化的行为层面,应特别重视金融高管、金融重要岗位和一般金融从业者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这不仅包括确保他们自觉践行金融职业道德,还包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行为层包含以下核心内容: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之根基,并为构建金融强国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最后,必须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物质体系。构建金融文化的物质层是为了确保金融企业的各项活动都有符合其文化特色的物质载体和支持系统。金融文化的物质层主要包括物理设施、办公环境、品牌形象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元素。一个良好的物质层不仅能够体现金融企业的文化特色,还能营造优质的金融工作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和工作态度,促进金融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物质层面需关注硬件设施和物质条件

金融文化在物质层面上,需关注硬件设施和物质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基础设施。作为金融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它包括了众多关键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不仅涵盖了各类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还包括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例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这些机构和市场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金融体系的骨架,确保了金融交易的顺畅进行,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金融产品与服务。它们包含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和服务,例如股票、债券、基金、保险、支付结算等。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融资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金融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的广泛且深入的应用,正以革命性的力量深刻地改变金融行业的运作模式与业务流程。这些科技不仅能够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与安全性,还有助于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金融政策与监管。涵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金融监管政策,通过执行诸如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等具体措施,致力于维护金融稳定,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金融教育与普及。通过开展一系列广泛的金融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大力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引导并协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与行为习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金融知识,做出明智的金融决策。

金融历史与遗产。中国金融文化源远流长,从古代货币到金融思想,再到金融机构的发展,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金融国际化程度。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金融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物质层面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既包括了金融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等硬实力,也涵盖了金融政策、文化教育与普及等软实力。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体系,为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西安培华学院金融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天津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天津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天津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金融网)”的作品,天津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tjfinanc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天津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371720604@qq.com   联系电话: 022-8685****   传真: 022-8685****

常年法律顾问:天津金融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仲奇  电话:1560214****

                                                       高级合伙人 张俊廷  电话:1560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津ICP备25100000号-1

·天津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联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天津金融网微信公众平台

天津金融研究院
天津金融在线直播